[1] |
陈悦 谢俊杰 王智琦. 科学计量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演变和发展进路 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5, 43(2): 291-299. |
[2] |
戎珂 施新伟 吕若明. “i7 算”赋能 AI 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5, 43(1): 197-204. |
[3] |
陈林生 赵 星 明文彪 张 蕾. 元宇宙技术本质、演进机制与其产业发展逻辑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4, 42(2): 233-239. |
[4] |
王 山 余东华. 数字经济的降碳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———基于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经验考察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4, 42(2): 310-321. |
[5] |
钟世川 毛艳华. 数字技术偏向下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的收敛效应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4, 42(12): 2509-2518. |
[6] |
刘子洋 黄孚. 日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演化探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4, 42(11): 2305-2317. |
[7] |
邓如梦 钟书华. 国外“制造业智慧专业化”研究述评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2, 40(9): 1574-1582. |
[8] |
俞鼎 李正风. 社会实验、科技治理与反思性发展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2, 40(12): 2113-2119. |
[9] |
邢瑞淼 闫文军 张亚峰. 中国专利政策的演进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1, 39(2): 264-273. |
[10] |
李江波 姚佳慧 姜春林 陈劲. “领域—时间”视角下刘则渊科学学思想与贡献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1, 39(11): 1929-1935. |
[11] |
孙文浩 张杰. 中美贸易战何以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0, 38(9): 1559-1569. |
[12] |
郭壬癸 乔永忠. 版权保护强度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绩效实证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9, 37(7): 1174-1182. |
[13] |
程曦 汤书昆. 中国石墨烯科学研究领域的平行发展模式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9, 37(6): 968-976. |
[14] |
吴婷 易明. 人才的资源匹配、技术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9, 37(11): 1955-1963. |
[15] |
李培楠 赵兰香 万劲波 王鑫. 研发投入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阶段影响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9, 37(1): 36-44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