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兵 徐辉 程志宇 陶诚 周洪.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科技人才研究主题分析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5, 43(5): 964-975. |
[2] |
陈海丹 张冰倩. 中国人类基因组的ELSI 研究态势分析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2, 40(12): 2120-2128. |
[3] |
张曦 郭淑芬.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 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0, 38(3): 525-535. |
[4] |
陈欣. 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网络演化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0, 38(10): 1811-1817. |
[5] |
孙玉涛 韩燕芳. 学术人员跨国迁移的组织动因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9, 37(5): 803-809. |
[6] |
邵汉华 周磊 刘耀彬. 中国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8, 36(11): 2055-2069. |
[7] |
曹兴 李文. 创新网络结构演化对技术生态位影响的实证分析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7, 35(5): 792-800. |
[8] |
褚建勋 黄晟鹏 纪娇娇. 基于SNA的国家科技奖合作网络演化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6, (8): 1137-1144. |
[9] |
陈悦 王智琦 张立伟.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国创新管理学术团体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5, 33(7): 985-992. |
[10] |
霍宏伟 王艳 汪洋 肖轶 白杨. 短期科技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网络结构特性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5, 33(5): 694-701. |
[11] |
杨辉 尚智丛.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的社会网络分析——以转基因食品议题为例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5, 33(3): 337-346. |
[12] |
宋志红 史玉英 李冬梅. 学术论文质量特征对明星作者网络位置的影响——以1990~2012年“创新网络”领域的文献为例[J]. , 2014, 32(5): 660-668. |
[13] |
汪伟良 董阳. 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——以J大学“撤稿事件”为例[J]. , 2014, 32(5): 669-676. |
[14] |
杨张博 高山行. 基于SNA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技术结构研究——以波士顿集群为例[J]. , 2013, (9): 1338-1346. |
[15] |
洪勇 李英敏. 基于专利耦合的企业间技术相似性可视化研究[J]. , 2013, (7): 1013-1021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