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余维臻 陈立峰 刘锋. 后发情境下创业企业如何成为“独角兽”———颠覆性创新视角的探索性案例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1, 39(7): 1267-1276. |
[2] |
曲冠楠 陈劲 王璐瑶 梅亮 朱子钦. 创新意义资产:理论基础、战略价值与企业实践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1, 39(6): 1111-1119. |
[3] |
张璐阳 戚聿东. 数字技术背景集成电路产业颠覆创新模式构建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1, 39(5): 920-929. |
[4] |
奉小斌 李华华 马晓书. 平行搜索对后发企业协同追赶的影响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1, 39(11): 2013-2023. |
[5] |
王健. 涅槃中重生:企业如何超越衰落的藩篱获得竞争优势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1, 39(1): 111-118. |
[6] |
仝自强 李鹏翔 陶建强. 后发企业如何从颠覆性技术中获取价值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9, 37(6): 1053-1061. |
[7] |
马佳 徐雨森 孙福全. 后发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9, 37(12): 2284-2295. |
[8] |
刘海兵 许庆瑞. 后发企业战略演进、创新范式与能力演化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8, 36(8): 1442-1454. |
[9] |
吴松强 蔡婷婷 赵顺龙.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、知识搜索与企业竞争优势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8, 36(7): 1196-1205. |
[10] |
高洋 葛宝山 蒋大可. 组织学习、惯例更新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——基于不同环境不确定水平的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7, 35(9): 1386-1395. |
[11] |
程鹏 李洋. 本土需求能倒逼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成长吗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7, 35(6): 949-960. |
[12] |
王玲 蔡莉 彭秀青 温超. 机会—资源一体化创业行为的理论模型构建——基于国企背景的新能源汽车新企业的案例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7, 35(12): 1854-1863. |
[13] |
徐雨森 徐娜娜. 逆向创新机会、能力支撑体系研究-----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案例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6, (2): 288-297. |
[14] |
李平 臧树伟.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竞争优势构建路径分析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5, 33(2): 295-303. |
[15] |
马鸿佳 董保宝 葛宝山. 创业能力、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4, 32(3): 431-440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