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晨 王璞. 新兴技术协作治理:运作过程和机制研究———基于美国自动驾驶汽车管理实践的分析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4, 42(6): 1136-1144. |
[2] |
刘子洋 黄孚. 日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演化探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24, 42(11): 2305-2317. |
[3] |
李振华 刘迟 吴文清. 情境学习视角下创客空间构成及运行机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8, 36(4): 586-592. |
[4] |
张晓东 袁永娜 霍国庆. 战略驱动科研组织发展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[J]. 科学学研究, 2016, (1): 107-115. |
[5] |
曾国屏 林菲. 创业型科研机构初探[J]. , 2014, 32(2): 242-249. |
[6] |
杨立华. 基层科研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——中国北方七县荒漠化防治的实证研究[J]. , 2012, 30(3): 394-406. |
[7] |
叶火杰;钟书华. 世界第一个企业加速网络[J]. , 2012, 30(1): 88-93. |
[8] |
陈勇;邹晓东;陈艾华;陈婵;王锋雷;柳宏志. 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——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分析及启示[J]. , 2010, 28(3): 346-350. |
[9] |
周莹;刘华.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协同运行模式研究[J]. , 2010, 28(3): 351-356. |
[10] |
曹辉;卞艺杰;孙武军. 创新驿站运行机制的经济学解释——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[J]. , 2010, 28(11): 1731-1736. |
[11] |
殷群;张娇. 长三角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——基于DEA的有效性分析[J]. , 2010, 28(1): 86-94. |
[12] |
刘雯雯;杨震宁;王以华. 科技园管理创新、战略动机和企业创新绩效:一个整合模型[J]. , 2009, 27(5): 783-792. |
[13] |
刘冠军. 现代科技企业价值生产和运行的网络模式 ——一种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视域中的考察[J]. , 2008, 26(1): 34-38. |
[14] |
吕萍;杨震宁;王以华.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提升:科技园的温床效应[J]. , 2007, 25(6): 1122-1128. |